11月24日下午,学院在1129教室举办了一场以“大学生应如何爱己”为主题的校外导师交流分享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学院校外导师王晓利老师作为主讲嘉宾,4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李姣姣老师主持。

王晓利老师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处境出发,通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群体在自我认知与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她明确指出,真正的“爱己”并非简单的自我放纵,而是以长远发展为导向的理性成长。这一观点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我成长的本质内涵。
在深入探讨“爱己”的内涵时,王老师强调,努力并非消耗,而是一种投资。每一次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都是在为未来积累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她特别强调了共情能力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帮助他人和参与集体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并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同样是“爱己”的重要体现。这些深刻见解为学生构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成长路径。

本次活动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聚焦于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深层次需求和内在困惑。从育人理念和实践路径这两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维度出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活动内容,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条清晰、明确且符合个人特质的人生发展指引路径。通过这些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精神,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加成熟、在行动上更加自觉,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主动规划、积极把握自身成长方向的内在动力。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长远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万依丹 李姣姣